【侨报网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如何更好地推动?“华侨+”应发挥什么作用?近日,浙江青田开展的“百个侨团结百村,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做了有力的回答。
《丽水日报》报道,近日,“百个侨团结百村,助力乡村振兴”结对帮扶捐赠仪式在青田县腊口镇高坟岗村举行,爱心侨领、欧洲青田同乡会会长陈少奇,个人捐赠人民币10万元(人民币,下同)给腊口镇高坟岗村,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
“作为一名华侨,不管走到世界哪个地方,根一直都留在家乡,毕竟落叶总是要归根,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家乡建设添力。”陈少奇说,不少华侨长期旅居在外,对家乡的乡村情况不了解,通过“百个侨团结百村,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平台,能够在家乡乡村振兴的路上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既是反哺家乡的正确举措,也是作为青田人的一种情怀所在。
据了解,2018年以来,青田连续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百千工程”同心共促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引导和支持海外侨胞参与乡村振兴事业,充分发挥海外侨胞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作用。目前,已有101个侨团与102个村达成结对意向,已到位各类帮扶资金284万元,意向帮扶资金56万元;意向结对项目5个,概算投资6000余万元。
青田注重引导华侨资源,推动侨资和侨力,推动乡村振兴。据了解,接下来,青田将创建一支由热心华侨、有乡村振兴建设经验的乡镇干部、农村乡土人才组成的师资库助力乡村振兴。
青田侨商陈乃科:返乡华侨展创业拳脚天地广阔
“在绿水青山间,处处都是返乡华侨大展创业拳脚的广阔天地!希望更多的华侨华人来到丽水,享绿水青山生活,觅黄金发展机遇。”在2018中东欧国家华侨华人宁波峰会上,归国侨领陈乃科带着浓浓的乡音呼吁道。
在丽水侨界,陈乃科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从一个漂泊异国的小摊贩做起,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风生水起地创造出了一个“东欧袜王”奇迹,成为最早以品牌闯市场的一批中国商人。
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回到故土后,陈乃科一心实业报国、反哺家乡,在华侨中树立起了榜样。
陈乃科出生于青田黄垟乡一个农村医生家庭,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给了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大学生陈乃科诸多发展机会。1993年秋,他随着新一波出国热潮远涉重洋,踏上了捷克的国土。一开始,没有资金,没有人脉,他只能扛着从老家青田带的清凉油、风油精、领带夹等小物件,在街头巷尾摆起小摊。肯干、苦干的他,一步一个脚印,扛住了异乡的风吹雨打。
爱动脑筋的陈乃科,很快发现了商机,他专门瞄准袜子市场,并且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成为东欧最早以品牌闯市场的中国人。十年磨一剑,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对顾客的忠诚,他不但完成了自己的品牌创业梦想,也成为了东欧地区中国人袜子行业里鼎鼎有名的“东欧袜王”。
虽然已经是蜚声业界的“东欧袜王”,但是,陈乃科很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实实在在反哺社会,才能使企业发展拥有更好的外部环境。除了自己身体力行,他还不断带动华侨回乡投资创业。
2002年,丽水市委、市政府提出“华侨要素回流工程”,重点发展华侨经济。为了真正实现兴国梦,2003年,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一心回报家乡的陈乃科毅然选择回中国。这是他人生中把握住的第二次机遇。
从2005年创办投资公司,到后来在房地产、矿产、制造业、酒店、传媒、物流、服务、电子商务等不同领域,涉及创业投资、对外贸易、房地产开发和矿业开发等四大支柱产业,他旗下以独资、控股或参股等多种形式设立公司20余家。
2012年9月29日,丽水市侨商协会成立,陈乃科当选首任会长。在他看来,长期以来,丽水籍侨胞秉承“团结互助、吃苦耐劳、心系祖国、回报家乡”的华侨精神,在海外拼搏创业,业有所成后又积极反哺家乡,回乡创业发展,并且不断创业创新,发展壮大,为推进丽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侨商会有效集聚丽水籍华侨华人资金,重新树立海外华侨华人回乡创业信心,并引导侨商侨资回归,实现城市与侨商的共同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