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马化展
“你买的菜送到了。”对于习惯在O2O生活服务平台和新零售生鲜超市App上购物的市民来说,这不是一句陌生的话。但在生鲜电商这个已不新鲜的创业领域,如今却出现一个愈发受关注的“新”风口。
日前,美团买菜、盒马菜市相继开业,叮咚买菜和朴朴超市则于近几月相继获得新融资……它们的共同特征基本是:通过前置仓,在30分钟内为1公里或1.5公里内于线上点单的消费者送货。
生鲜电商平台通过前置仓实现极速配送,本不是新鲜事。但是,这一细分领域却于近期引起密切关注,并吸引来互联网巨头们纷纷跟进。这一很“重”的模式,能在盈利困难的生鲜电商赛道维持到最后吗?
“卖菜”成热点: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
近日,身处广州的记者在苏宁小店App选购了带鱼和梨并下单。约30分钟后,记者从配送员手中接过它们。配送员邓先生表示,这家苏宁小店平日线上订单基本来自该店所在的社区内和挨着社区的消费者。
诞生于2018年初的苏宁小店将社区居民视为主要受众,主营产品品类包括生鲜、食品饮料以及常见日用品等。苏宁小店采用实体店+App双店模式,还拟在店面附近布局建前置仓。上月底,苏宁小店在广州上线了首个前置仓。当前,苏宁小店App上并没有蔬菜。但据苏宁方面最新透露,苏宁小店生鲜类业务——苏宁菜场将于4月下旬上线。
除了苏宁,盒马菜市在上海一些社区附近开设两家盒马菜市,模式与盒马鲜生类似,但显然更聚焦于社区。据盒马CEO侯毅透露,盒马还将推出盒马小站,相当于前置仓,为那些盒马无法渗透的区域提供外送服务。可以看出,盒马的两大新业态与苏宁小店的思路有相似之处。另外,近日在上海运营两个月的美团买菜进入北京,其在已上线该业务的社区里设立前置仓,只做线上生意。
主打前置仓的生鲜电商,成为被多家互联网巨头相中的领域。它正在形成2019年年初至今,为数不多受到广泛关注的电商新风口。
重新受重视:新零售生鲜电商们也感到忌惮
其实,这并非新的风口。2013年,在中国O2O进入高速发展期之后,逐渐出现了一些主打生鲜极速配送服务的生活服务,乃至生鲜电商平台。2014年,每日优鲜成立,并于次年对前置仓进行布局,逐步创建起“城市分选中心+社区前置仓”的二级分布式仓储体系。每日优鲜是这一领域的鼻祖之一,也是为数不多比较长寿的企业。同是2014年,广州曾诞生一家目标是做一个1小时送货到小区住户家里的电商平台——“小区快点”。这家企业的模式与当前巨头们的抉择相似,自采商品、自建仓储、自有配送。但是,它只活到2016年。
时隔数年,2018年下半年,通过前置仓实现极速配送的生鲜电商送模式翻红了。同样是2014年上线的叮咚小区,2017年决定聚焦“买菜”,并更名为叮咚买菜。从2018年5月到12月的7个月间,叮咚买菜完成了惊人的5轮融资。朴朴超市则于今年3月获得了B1轮融资。盒马CEO侯毅对外坦言“叮咚买菜让盒马鲜生感到了压力”,有传言称拥有超级物种的永辉超市曾欲收购朴朴超市但未果。连新零售生鲜电商们都为之侧目,也难怪这个旧风口这么吸引眼球。
模式被看好:20分钟送及达更符合用户需求
但是既然有盒马和超级物种等为3公里内用户提供自采商品配送的新零售生鲜电商门店,再加上京东到家、美团闪购等为3公里内消费者提供所在地附近超市、菜市场等商品配送服务,为什么通过前置仓卖菜这件事情,还能引来争先恐后的布局?
不久之前,侯毅也直言非常看好这种模式。在他看来,这种可定义为“菜场+App”的模式,对最后1公里的供应,基本上可以在20分钟内结束。叮咚买菜和朴朴超市分别面向1公里及1.5公里内的用户,这点与每日优鲜和盒马鲜生的3公里配送区域都要小。侯毅表示,从3公里配送变成1公里,物流成本能省掉两元。
而对于用户而言,则意味着能在更短时间收到商品。广州市民张先生表示:“盒马鲜生未必能送到我所在的小区,另外价格相对贵点,而京东到家速度没有这么快,因此如果说半小时内就能收到精选的平价菜,还是比较期待的。”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从目前的生鲜市场来看,本地菜市场存在时效性问题,超市覆盖不够密集,加上一二线城市生活节奏加快,一些居民特别是上班族,买菜难问题突出,所以买菜领域具有较大的用户需求。
事实上,叮咚买菜和朴朴超市也已分别在上海福州获得一定的成功。例如叮咚买菜在上海已有186个前置仓,覆盖崇明以外的上海全部区县,单个前置仓有1500个SKU(库存量单位),日单量在15万单左右。
能否有未来?能否盈利仍是关键
很早就投资过京东、美团、永辉生活的今日资本,去年投资了叮咚买菜。今年年初,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在公众场合表示,以前置仓为特点的生鲜新零售的春天已经来临。这是一个短暂的春天,还是有着光明的未来?
根据艾媒数据近期发布的《2019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商业模式与用户画像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增长率为38.8%,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600亿元。这是一个足够庞大的市场,这是叮咚买菜最终锁定这一赛道的原因,也是盒马发展多元化业务的理由。电商分析师李成东认为:“未来中国的生鲜电商可容纳10多家公司都做到千亿规模。对于前置仓型生鲜电商头部企业来说,还是有一定发展机会的,但这并不一个短期内就能见效的赛道。”
这一模式面临的重大考验与很多生鲜电商企业类似,主要是盈利问题。过去两年,美味七七、社区001、后厨网、许鲜网等生鲜电商公司纷纷倒闭,而压死这些企业的致命稻草是盈利困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此前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生鲜电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4%持平,88%亏损,且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了盈利。
而要在30分钟内配送,以及搭建适合1公里或1.5公里内配送的前置仓等,都意味着前置仓型生鲜电商,会是“很重”的模式,这从头部企业叮咚买菜去年接连融资可以看出。尽管配送方面,可以选择像叮咚买菜近日与饿了么合作那样部分交出去,但能否把控好服务水平也是一个问题。有每日优鲜自身的配送员就向记者透露,由于每日优鲜提出的是“会员一小时送达,普通用户二小时送达”,第三方配送平台的配送员往往只会掐着点送过去。
另外,前置仓模式未必适用于所有生鲜品牌。而在众多巨头入局的时候,钱大妈却选择了逃离:近期钱大妈方面表示要停止前置仓的尝试。
延伸阅读:
电商企业瞄准“小区经济”
不久之前,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在提到“生鲜电商正在迎来春天”的时候,除了提及前置仓电商,还提到两股势力:社区便利店、社区拼团。这是当前生鲜电商领域最热闹的三个细分领域,而它们瞄准的用户主要都是小区居民。
其中,社区拼团领域同样聚集了众多玩家。除了开实体店和建前置仓,苏宁小店年初还开始内测社区拼团项目——苏小团。除此之外,考拉的考拉精选、美团的松鼠拼拼、每日优鲜的每日一淘、虫妈邻里团、邻邻壹等,也在发力社团拼团。
曹磊认为,随着巨头们以不同形式进军社区菜市,竞争不断升级也将推动原有行业格局加速洗牌,未来生鲜市场的线上渗透率或将会逐步提升,这意味着,生鲜电商之战仍是“持久战”,而“”之争仅是开场。